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作文 > 哲理故事

儿童哲理故事

时间:2024-06-03 15:33:13
儿童哲理故事

儿童哲理故事

儿童哲理故事1

战国时期,国与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,战争给老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,于是很多国家聚在一起商议停战。为了让大家遵守停战协定,国与国之间通常都会交换太子互相作为人质。

魏国和赵国达成了停战协议,魏国派遣大臣庞葱陪魏太子到赵国去做人质。临走之前,庞葱对魏王说:“大王,如果现在有一个人对大王说,街上出现了一只老虎,大王会相信吗?”

魏王摇了摇头,说:“街上怎么会有老虎呢?我当然不会相信。”

庞葱又说:“但是,如果现在有第二个人也对大王说,街上出现了一只老虎,大王会相信吗?”

魏王想了想,说:“也许我会怀疑这是不是真的。”

庞葱接着说:“如果这时又有第三个人对大王说街上出现了老虎,那么大王会相信吗?”

魏王肯定地说:“三个人都这样说,我当然会相信。”

庞葱说:“街上根本就不会有老虎,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。但是如果有三个人都说街上有老虎,那么很多人就会相信。现在,我去了赵国,我想,在大王面前说我坏话的人肯定不止三个。希望大王能够保持清醒,不要轻信别人的谗言。”

魏王点头同意了。庞葱走后没有多久,果然有很多人在魏王面前说庞葱的坏话。一开始,魏王不相信这些谗言。然而,时间久了,魏王就相信了那些人的话。后来庞葱陪太子回到魏国,但魏王不再信任庞葱,所以再也没有召见他。

其实庞葱根本没有做对不起魏国的事情,但魏王最终还是听信了谗言。我们做事、看问题要有主见,千万不要盲从。

儿童哲理故事2

人生的阳光

童话作家郑渊洁曾有一处沐浴在阳光下的房子,后来有人在房子的南边建了一座摩天大厦,他们那栋楼房就不再有阳光了。他的邻居们都联合起来向摩天大厦索要阳光权,可郑渊洁却无动于衷。有人问他为什么不行动,他说维护自己正当权益的正确办法是努力工作,挣更多的钱,把遮挡自己的房子买下来。再有遮挡的再买,一直买到喜马拉雅山。他还说,当你一路买到喜马拉雅山时,你会发现,以遮挡阳光为动力,你不断努力工作挣钱,已经成为名利双收的成功人士。当你功成名就时,即使住在地下室里,也会感到阳光普照。有时候,人们看到自然界的阳光被遮挡了就急着维权,人生的阳光被遮挡了却熟视无睹。自然界的阳光可以被外人遮挡,人生的阳光外人是遮挡不住的。

儿童哲理故事3

人和鱼雁

齐国有一户田姓人家,在家大摆筵席。客人中有献上鱼和雁作为礼物的。主人看了很高兴:“上天对我们真优厚啊!你看,这些鱼儿、雁儿,不都是为我们的口腹享受而生的吗?”客人们听了随声附和。座中有一位鲍家小孩,才十二岁,站起来说:“我不同意你的说法。人也是天地万物中的一种。由于大小智力的不同,生物界有弱肉强食的情况,但并没有什么上天注定谁为谁生的道理。人类选择可吃的东西做食品,这些东西难道是上天特地为人类创造的?正如蚊子喝人的血,虎狼吃人的肉,难道也是上天特意要生出人来给它们做食物的么?”

[简要分析]

唯心主义和有神论者总是把世界上的一切都看成是神或上帝的“杰作”,否认人类社会的客观物质性。而唯物主义者认为,人类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,是物质世界发展的高级阶段。鲍家小孩的话,难道不能有力地说明这一点吗?

儿童哲理故事4

一位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。他问: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,也能够给别人愉快的人。

智者笑着望着他说:孩子,我送你四句话。第一句话是,把自己当成别人。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?少年回答说:是不是说,在我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,就把自己当成别人,这样痛苦就自然减轻了;当我欣喜若狂之时,把自己当成别人,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中正一些?智者微微点头,接着说,第二句话把别人当成自己。

少年沉思一会儿,说: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,理解别人的需求,并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?

智者两眼发光,继续说道:第三句话,把别人当成别人。

少年说: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说,要充分地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,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?

智者哈哈大笑:很好,很好。儒子可教也!第四话是,把自己当成自己。这句话理解起来太难了,留着你以后慢慢品味吧。少年说:我这句话的含义,我是一时体会不出。但这句话之间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,我用什么才能把它们统一起来呢?

智者说:很简单,用一生的时间和经历。少年沉默了很久,然后叩首告别。

后来少年变成了壮年人,又变成了老人。再后来在他离开这个世界很久以后,人们还时时提起他的名字。人们都说他是位智者。因为他是一个愉快的人,而且也给每一个见到过他的人带来了愉快!

智者回答了四句话,细心的人请慢慢体味:1、把自己当成别人 2、把别人当成自己 3、把别人当成别人 4、把自己当成自己

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1、在感到痛苦的时候,把自己当成别人,这样痛苦自然减轻了;当欣喜若狂时,把自己当成别人,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静;2、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,理解别人的需求,而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与恰当的帮助;3、要充分的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,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;4、需要自己慢慢品味。

四句话之间相互矛盾,若要真正明白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和经历。

这四句话应该是修身养性的四个阶段:1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自己(走出自己);2、以看待自己的眼光看待别人(以己推人);3、尊重他人(人格独立)。4、重视自己(人格自主)

儿童哲理故事5

《只撞三次钟》

几个人在风景区游玩,在一处凉亭歇脚休息时,大家看见这个亭子的正中,悬挂着一口巨钟。

小高很是感兴趣,便询问起撞钟的价格来,看钟的老者回答说:“撞一次两块钱,你就撞三次吧!”

小高连忙把六块钱交到看钟人的手里,然后运足力气用那根悬挂的圆木撞钟。每撞一次,钟声悠然间,便听看钟人跟着喊一声:“一撞身体棒……二撞保平安……三撞财运旺……”

很快,三次钟已经撞完了。这时,小高发现看钟人正在与其他游客闲聊,便乘其不注意,又多撞了一次。

小高正在暗暗自喜,看钟人却突然回过身子,对他喊道:“怎么能撞四次呢?这个便宜是不能赚的,你刚才的三次等于白撞了!”

小高一脸不解地问道:“为什么不能撞四次,有什么说法吗?”

看钟人笑道:“四大皆空嘛!”周围的人听了,全都哈哈大笑起来,只有小高面红耳赤地呆立一旁。

贪念产生于一瞬间,如果付诸行动,就有可能在瞬间,把原本拥有的一切输得精光!

儿童哲理故事6

「没有乌云,没有暴风雨,便没有美丽的彩虹。」---芬生

有一朵看似弱不禁风的小花,生长在一棵高耸的大松树下。

小花非常庆幸有大松树成为她的保护,为它挡风挡雨,每天可以高枕无忧。

有一天,突然来了一群伐木工人,两三下的功夫,就把大树整个锯了下来。

小花非常伤心,痛哭道:「天啊!我所有的保护都失去了;从此那些嚣张的狂风会把我吹倒,滂沱的大雨会把我打倒!」

远处的另一棵树安慰她说:「不要这么想,刚好相反,少了大树的阻挡,阳先会照耀妳、甘霖会滋润妳;妳弱小的.身躯将长得更茁壮,妳盛开的花办将一一呈现在灿烂的日光下。人们会看到妳,并且称赞妳说,这朵可爱的小花长得真美丽啊!

感悟:当失去了一些以为可以长久依靠的东西,自然会有难过及割舍的痛苦,但其中却隐藏着无限的祝福和机会。日后回首时,你才惊讶自己成长的痕迹,是那么清晰明显,甚至是令人满心喜悦的。没有失败,只有暂时停止成功。

儿童哲理故事7

徒弟去见师傅:我终于悟了!觉得‘今是而昨非’,以前的几十年,我全错了,可以不用去想,只当那段日子根本不存在。

嗯!师父说,好极了,明天到山下的花店,买一把晚香玉回来,要走直路,不必绕路。

但不绕路就得经过风化区。徒弟担忧地说。

你去买花就是了。师父挥挥手。

花买回来了,一入晚,馨香就四面泛滥,整个屋子都芬芳了。

是照我嘱咐的,去那家花店买的吗?师父问。

是。

经过风化区了吗?

经过了,过了两次。

你不是去买花吗?怎么去了风化区呢?师父眼里闪出寒光。

但是不经过那个风化区,就买不到花。徒弟急忙解释。

经过了那种脏地方,花还能香吗?

香!香!您没闻到吗?比刚买的时候还香呢!

这就对了!你不经过以前那段日子,哪里能有今天?甚至可以说,你没有迷失的痛苦,哪能有寻得的欢喜?过去的虽然过去了,但那段过去永远存在,你不能不承认它的存在。只是而今你虽然出于污泥,也能成一朵莲花罢了。师父露出慈颜:觉今是而昨非,虽然是悟,却不是大悟。大悟就无所谓‘昨非’,‘今是’里有‘昨非’呀!

没有一朵莲花,能否定污泥。

没有一个今天的果实,能否定昨天的种子。

儿童哲理故事8

一位小伙子向上帝请教什么是天堂,什么是地狱。上帝对他说:“来吧,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地狱。“上帝带他走进一个大房间。一群人围着一大锅肉汤,但每个人看上去一脸饿相。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只可以够到锅的汤勺,但汤勺的柄比他们的手臂还长,自己没法把汤送进嘴里。有肉汤却喝不进去,只能望汤兴叹,无可奈何。

来吧,我再让你看看什么是天堂。”

上帝把年轻人领入另一个房间。这里的陈设与前一个房间没什么不同:一锅汤、一群人、一样的长柄汤勺,但大家都身宽体胖,正在歌唱着幸福的生活。

“为什么?”年轻人不解地问,“为什么地狱的人喝不到汤,而天堂的人能喝到汤?”

上帝微笑着说:“很简单,在这儿,他们每个人都会喂别人。”

儿童哲理故事9

蝾螈火中救人

农民的房屋失火了,他饲养的家禽纷纷逃出了院子。鸡鹅猪兔、羊马猫狗,统统被吓破了胆 ,只敢站在远处观火。风助火势,火借风威,转眼之间,房脊屋梁全都让火焰吞没了。忽听 “轰隆”一声巨响,房顶塌陷了,房屋的上空腾起了一大团火。

从田里赶回来的农民绝望地望着那冲天的火柱,号啕大哭,因为他那年迈残疾的母亲和刚出 生不久的儿子还 被大火困在屋子里。

就在这时,矮树丛中爬出了一只相貌丑陋的蝾螈。它立定粗短的腿呆了一会,又向四周看了 看,然后就一头钻进了火海。

蝾螈的举动把围观的家禽们吓呆了,它们大叫一声,还 吓得倒退了一步。只有公鸡还 算老练 一些,它沉着地说:

“不用惊慌,烈火是蝾螈最理想的生活环境,它天生就不怕火。”

“天啊,可怜的蝾螈会被烧死的!”母鹅哭哭啼啼,深表同情。

“蝾螈是在火焰里蜕皮的。”公鸡解释说,“只有它才具备这种本领。火焰只能让它的皮 肤变得更加坚韧,当它从火焰里走出来的时候,它会变得更年轻了。”

公鸡说到这里,沉默了一会儿,它悲哀地叹了口气,又补充说:

“要是我们进火里,只会被烤成熟肉。”

儿童哲理故事10

杀龙妙技

朱泙漫变卖了家产,带了一千两黄金去拜支离益为师,学习杀龙的技术。转瞬三年,学成归来。有人问他究竟学了什么?他一面回答,一面就把杀龙的技术——怎样按住龙的头,怎样踩住龙的尾,怎样从龙颈上开刀等,一一表演给大家看。大家问他,什么地方有龙可杀呢?他这才大悟:原来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龙这样东西,他的本领是白学了。

[简要分析]

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,向自然索取,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,是人的本质能力的体现。但人们要利用自然、改造自然,首先要有自然物的客观存在:要杀龙,就首先要有龙的存在。这正是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,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。

儿童哲理故事11

懒女婿种地

有这么一个故事,说是一个懒女婿给岳母拜年时对岳母说,他挖了一块山地,种了小麦;端午节去看岳母,又说自己种了一块绿豆;中秋节去看岳母又说自己种了一块白菜。每次听了女婿的话,岳母都很高兴,以为女儿家这一年肯定能过上好日子。殊不知,快过年时,女儿又上门向母亲借钱借粮。母亲一问才知,原来女婿把小麦种下没有施肥锄草,只好改种绿豆,绿豆没有施肥锄草,又改种白菜,白菜没有施肥锄草,最后也一样等于没种。

儿童哲理故事12

偷鸡贼

有个人专门偷邻居的鸡。有人劝告他:“快不要偷了,这是不道德的。”他说:“我决心痛改前非,不过我偷瘾很重,一下子不偷也很困难。这样吧,从今天起我减少到一月偷一只,到明年就可以不偷了。明知是不道德的事,就应及早改正,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?”

[简要分析]

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,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;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,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。因此,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,重视精神的力量,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,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。故事中的主人公明明知道是错的,为什么不及时改正、还要等到明年呢?

儿童哲理故事13

有一个盲人过一条干涸的河流。从桥上失足掉下,两只手抓住栏杆,恐惧地握得很牢,心想放手一定会掉下深渊的。路过的人告诉他说:“你不要害怕,只要放开手,下面就是实地。”盲人不相信,抓住栏杆大喊。过了很长时间,力气疲乏了,失手掉在地上。于是自我嘲笑说:“嘻嘻!早知道下面是实地,何必那么长时间辛苦自己呢?”真理的道路本来是很平坦的,但有些人却陷在空想中,抓住某一点而矜持自负,看看这个盲人的儿童经典哲理故事大概会醒悟了吧!

儿童哲理故事14

从象箸推去

纣王做了一双象牙筷子,箕子见了十分担忧。他认为一旦有了象牙筷子,就再也不会用陶罐土碗盛饭菜了,一定要有明犀碧玉做的杯碟来相配;用了玉杯和象牙筷子,就绝不会来盛小米蔬菜,务必装象尾豹胎一类的山珍海味了;吃了象尾豹胎,就再也不会穿粗布住茅房,一定要穿锦衣、居大厦。这样下去,享受的欲望就会不断的扩大,必然要用天下民脂民膏来填饱一个人的欲望,国家就危在旦夕了。果然,纣王最后就亡了国。因此,所谓圣人就是见微知著,从端倪推测后果。

[简要分析]

未来事物是将来才出现的,但人们可以想象未来事物的状态,对事物发展的趋势作出预见,对自己将要采取的行动提出计划方案。这样的意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吗?这个寓言告诉我们:箕子的担心并不是凭空产生的,而是从“象箸”推出来的,是“从端倪推测后果”,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。

儿童哲理故事15

五岁的汉克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到森林干活,突然间下起雨来,可是他们只带了一块雨披。

爸爸将雨披给了妈妈,妈妈给了哥哥,哥哥又给了汉克。

汉克问道:“为什么爸爸给了妈妈,妈妈给了哥哥,哥哥又给了我呢?”

爸爸回答道:“因为爸爸比妈妈强大,妈妈比哥哥强大,哥哥又比你强大呀。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。”

汉克左右看了看,跑过去将雨披撑开来挡在了一朵风雨中飘摇的娇弱小花上面。

这个儿童哲理小故事告诉我们,真正的强者不一定是多有力,或者多有钱,而是他对别人多有帮助。

责任可以让我们将事做完整,爱可以让我们将事情做好。

《儿童哲理故事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